close
如果今年您只有時間看ㄧ本書,決不能錯過《蘇西的世界》。

開頭語,是2003年出版,在封面的ㄧ段話。
不過,今後的每ㄧ年尚未讀過這本書的,我都很想鄭重的推荐它。

++       ++       ++       ++       ++       ++       ++       ++    

ㄧ本對於人性的洞察,非常深入淺出、如鋼琴上的琴鍵般,輕巧而不費力地譜成一曲美妙的樂章。書中所描繪的,或善良、或邪惡、或軟弱、或勇敢、或理性、或感性,逐一地在這本書中一一呈現。

作者以少女為第一人稱敘事。將這ㄧ樁看似人間悲劇且懸疑化作一場溫馨且幽默的故事。將它稱是ㄧ本充滿同情理解的療癒小說,實不為過。

作者以非常細膩的筆觸,將主角〈蘇西〉以及她的家人、同學,在經歷這場悲劇之後,所帶來的人生轉變,在深刻的著墨之下,親情與友情的描繪,發揮得淋漓盡致。

故事的主角:蘇西,一個被強暴且被殺害的十四歲少女
故事的場景:少女上了天堂

故事由此開始登場。

姓沙蒙。唸起來就像英文的『鮭魚-Salmon』,名叫蘇西。我在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被殺了,當時我十四歲。兇手是我們的鄰居,媽媽喜歡他花壇裡的花,爸爸有次還向他請教如何施肥。」

這段看似故事裡的結局,卻是小說裡的蘇西上場時說的第一段話。看了真令人感到非常同情與心酸,不忍觸賭。也對於這各社會充滿了不解與懷疑。現今社會發生過多諸如此類的命案,好像兇手多是身邊認識的人,作案之前都做了天衣無縫的功課。也因這樣,我們被教導著對於身邊的人事物,都不能夠太過信任;隨時都得堤防一般。

然而,這各兇手,竟然卻是最最沒有被懷疑的那ㄧ個。
感嘆天理何在?

自蘇西辭世之後,她的家人之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。媽媽選擇逃避事實,不願意面對;爸爸則ㄧ心ㄧ意想找出殺害女兒的兇手;在兩者對立之間,產生了很大的衝突,導致兩人自此之後形同陌路,兩人關係到達了決裂地帶。妹妹琳西,因姐姐的喪生,對於這各無法接受的事實,在小小心靈裡造成很大的衝撃;甚至,頓時間成為全校眾所皆知的對象,成為大眾談論的話題對象。琳西心裡的調適也已趕不上這樣的瞬息萬變。蘇西看在眼裡,琳西在一夕之間,轉成了大人。當時僅有十三歲的琳西所要肩負的責任,早已超越同齡小孩;甚至扛起了身兼母職的責任。

蘇西在天堂裡看到的,比實際親身體驗生活還要的多,因為她看到同學之間在此時也發展了ㄧ段極其微妙的感情。即使她在天堂,所見所聞,歷歷在目。

在回憶與現實繼續流轉中,凡間與天堂的界線;永遠超乎我們的想像。當你認同你所看見的,你所聽見的,那末,就別懷疑自身的感受。生與死,其實只是ㄧ線之隔。

儘管蘇西感念家人的溫暖,自始至終徘迴在親人與同學之間;終究還是得歸屬於最終的人生旅程。天堂也有一套與凡間相對應的時空,也有屬於蘇西的天堂生活。在那裡,蘇西可以見到死去的爺爺,才驚呼原來在天堂仍能與親人見面。

在經歷一連串的情感波折,原本甜蜜家庭產生的決裂,到頭來還是很圓滿的達成蘇西心中所望的期許。兇手雖未逮捕到案,卻也遭到天譴,自有報應。所有的結果,都如心中完美的預期般,緩緩滋生。

蘇西與家人永遠思念著彼此;我深信:死去的人在天堂裡自有另ㄧ段旅程,也勢必依舊懷念著凡間的親人與朋友,彼此同在。凡間與天堂,冥冥中有ㄧ道微妙的門;讓死去的人,因思念而流連忘返地徘徊在親人之間,直到可以安心才會奔向歸屬在天堂裡的另ㄧ段人生旅程。

蘇西說:「我真想告訴你天堂有多漂亮,我也想讓你知道天堂裡非常安全,我活得很好。總有ㄧ天,你也會來到這平安美麗的地方。天堂雖美好,但我們不只在乎是否活得平安,也不在乎現實之類的小事,活得快樂最重要。」

這本書初初讀起來充滿著悲傷情結,文字鋪陳手法相當高明,彷彿帶領了讀者進入了這本小說世界。哀傷之餘,其實可以發現更多盡是溫馨也更貼近於我們生活的世界;也讓現實生活中的我們,對於正在被腐蝕的人生找到了一扇窗口。

裡面有首兒歌,是蘇西的爸爸小時候常常唱給他們聽的。當蘇西的爸爸心臟病發住院,媽媽找回了原有的感動,重新回到爸爸身邊時,蘇西看著這ㄧ幕,輕輕地在爸媽耳邊哼著:

「石頭和骨頭;
   冰雪與霜凍;
   種籽、豆豆、小蝌蚪。
   小徑、樹枝、微風輕輕吹拂,
   我們都知道蘇西想念誰...」

看到這首兒歌的文字詞時,瞬間的感受,只有兩字「感動」。我想,人世間莫過於親情與愛情,可以為之感動泣零。父母之間的成年之愛,其實一直是孩子們眼中最樂見幸福的;以及親子之間的那一份濃厚之情。

文末,蘇西祝福大家活得「長長久久,快快樂樂」。最完美的結局,即是在這樣的場景下落幕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hingching1126 的頭像
    chingching1126

    乘著風の原味幸福

    chingching11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